登录
首页 > 手机测评 > 继蔚来、小鹏后,理想汽车也自研芯片了,对抗华为、特斯拉?

继蔚来、小鹏后,理想汽车也自研芯片了,对抗华为、特斯拉?

发布时间:2024-11-23 19:49:41 发布用户: caizhu123

继蔚来推出“神玑”智驾芯片,小鹏曝光“图灵”智驾芯片之后,理想也入局了。

最近传出消息,理想自研的智驾芯片已经开始流片。与此同时,理想还在各渠道发布了招聘信息,在香港地区招募与芯片、训练集群相关的战略投资人士,筹建专门的香港芯片研发办公室。

 

似乎是一夜之间,新势力都开始造芯片了。它们到底想做什么?新势力的造芯能成功吗?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。

(1)造芯是潮流,巨头绕不过的槛?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最近几年开始,不管是哪家的新能源车发布会,都会高频次地提起芯片。

很多时候优先级甚至是第一位的,甚至比电机性能还重要。原因倒也不复杂,各家的电机大差不差,用不同的芯片,那智能化表现可就差远了。

但从另外的角度,芯片如此重要,某种程度也已经成为车企的命脉。

 

对于车企来说,如何将智能化做出差异化,已经成了争夺的重点,这个时候自研芯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比如理想的智驾大佬就曾经吐槽,现在流行的英伟达Orin X智驾芯片,与大模型之间的适配存在一定的问题。

原因是在Orin-X开发的时候,端到端这个概念还没出现。5年前搭建的芯片框架,适配如今的智驾端到端大模型,有一定的“误差”在所难免。

 

这也是新势力们想要“造芯”的最大原因,毕竟单比体系和成本控制能力,它们是拼不过传统车企的。如果能够造出更适合自己技术路线的芯片,取得更好的适配效果,理论上会有更深的护城河。

另一方面就是成本控制了,芯片这玩意属于“一本万利”,对供应链的影响极大。2021年12月,曾经出现过全球性的芯片短缺。当时何小鹏就说,谁能提供我急需的芯片,愿意以最真诚的方式回报。

余承东提到这件事则非常无奈,表示原本价值10至20元的芯片,居然被炒到了2500元,已经成为车企不能承受之重。

 

现如今的芯片供应虽然恢复了,但价格并没有同步下去。尤其是高端的智驾芯片,在整车开发中的成本占比依然不小。蔚来的成本一直下不来,很大程度就与“预埋”算力过多有关,这是蔚来一贯的做法也是卖点。反倒是切换到子品牌乐道后,成本一下子就下来了。

因此对于车企来说,有自己的芯片简直等同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脉。不仅更有益于冲击技术高地,还有了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。

(2)它们怎么敢?感谢华为、特斯拉

有自己的芯片当然是好事,这谁都知道。但还是不免让人嘀咕,它们是怎么敢的?毕竟芯片基本上是当前顶级的工业产品了,要是谁都能造,早就烂大街了。

其实这几家敢入局,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有先行者,华为、特斯拉已经把前路趟好了。

 

特斯拉早期,用的也是Mobileye和英伟达的芯片。其中HW1.0用的是Mobileye EyeQ3,HW2.0则切换到了英伟达Drive PX2。就是这两次合作,让特斯拉意识到了自研芯片的重要性。

毕竟供应商供的货,强在通用性和灵活性,就是可以适配多种不同的方案和平台。缺点嘛也很明显,价格高,而且在自己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参数上,并不尽如人意。

 

2016年,特斯拉正式引进芯片大神吉姆·凯勒(Jim Keller),开始了芯片自研之路。2019年,特斯拉发布了被称为“FSD Computer”的HW3.0正式发布,自研芯片正式走入正轨。

这也是最近几年特斯拉能够随意尝试各种不同技术路线的关键,毕竟有了自研芯片,智能驾驶技术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就强大了许多,这才更有益于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赶超和引领。

 

单论芯片技术,华为可能还要比特斯拉更强一些,毕竟它属于“跨界者”。2012年,华为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四核手机芯片K3V2,此后更是不断升级。

到了2018年的麒麟980,华为的芯片技术已经可以与高通掰手腕。业界首次采用7nm制程工艺,业内首次集成双核NPU,都是华为率先实现的。

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华为遭遇了来自整个西方世界的围追堵截,芯片发展陷入低潮期。

 

饶是如此,作为曾经“正儿八经”的芯片企业,华为的技术依然是全行业领先的。进入到车载芯片领域后,也是不断创新完善。

简单来说,正是有了华为、特斯拉这样的先行者,才让蔚小理们坚定了“造芯”的信心。毕竟现在的蔚小理也都是千亿级别的车企了,底蕴起码比2012年的华为强吧。那时候的华为都敢造芯片,蔚小理有什么不敢的。

(3)新研发,新思路

对于蔚小理们来说,还有个更大的利好,那就是现如今的芯片人才储备已经今非昔比。

 

前面也说了,特斯拉的“造芯”之路,是从引进芯片大神吉姆·凯勒(Jim Keller)开始。这位大佬设计了苹果 A4/A5芯片(想想iPhone 4吧),又做出了Intel的9、10代酷睿,在AMD则是做出了速龙、锐龙,到特斯拉其实是个很偶然的选择,但又一次改变了行业。

虽然这样的大神可遇而不可求,但也说明一点,芯片研发并非“劳动密集型产业”,并不需要堆很多人,很强的体系。有关键性的人,工艺制造能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,“造芯”并不难。

而国内这几年涌现了一大堆的芯片企业,在这个行业也有了不错的积累。在这种情况下,新势力只要挖到合适的人,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业。

 

另一方面,现如今的研发,也不一定要“从头跟到尾”,更重要的是弄清其中的原理,更好地适配应用。以小米的V8s超级电机为例,核心的电源芯片就是南芯提供的,这并不影响这是一款性能强悍的电机,让小米取得了“错位领先”。

蔚小理“造芯”,也并不一定是要做“芯片厂”。特斯拉已经证明了,哪怕完全自产自销,也能撑住芯片研发的顺利迭代。蔚小理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对芯片的认知,哪怕最后研发完成找地平线之类的智驾芯片企业“代工”,或者是联合研发,都会是重要的砝码。

(4)功夫拍案

除了在香港筹建芯片办公室之外,理想在新加坡也有专门的芯片研发办公室,它的芯片研发团队还分布在上海、北京、硅谷等地。

其实芯片研发这回事,没那么玄乎。或者说所有技术相关的事都没那么玄乎,就看企业是否踏踏实实去做。前些年总说变速箱技术不可逾越,看看最近,奇瑞的8AT都出来了。这还是已经转到电动化时代,并非集合全集团之力的情况下做出来的。

以前研发难,主要还是车企没钱,连基本的投入和迭代都做不到,想一步登天谈何容易。现在都赚到OR融到钱了,是时候拿出更多的东西了。

Copyright 207-2025 乐米多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201701296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