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句 “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” 迅速登上实时热搜,生动且诙谐地描述了北京当下令人不适的闷热潮湿天气,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与讨论。
7 月 2 日 17:50,据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数据显示,北京实时湿度高达 76%,相较之下,以潮湿气候闻名的深圳,当时湿度仅为 66%。如此高湿度与气温交织,让北京市民一出门便仿若置身巨大 “蒸笼”,体表被一层黏腻湿气包裹,才有了这般新奇又形象的调侃。不少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,“刚出门走几步,浑身就黏糊糊的,衣服紧紧贴在身上,真的和被牛舔了一样难受”“北京居民这下真切体会到南方回南天的痛苦了”。

实际上,北京此番天气并非严格意义上的 “回南天”,而是典型的 “桑拿天”。市气象台 3 日 9 时发布的天气信息显示,白天阴天间多云,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,北转南风二三级,最高气温 31℃;夜间阴有分散性阵雨转多云,南转北风一二级,最低气温 25℃ 。且在今后三天(7 月 3 日至 5 日),北京仍多分散性降雨,最高气温维持在 30℃以上,湿度居高不下,这种黏腻闷热状态还将持续。此前影响北京的降雨云团虽已减弱,市气象台在 2025 年 7 月 3 日 05 时 00 分解除暴雨蓝色预警信号,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也于同日 6 时 00 分解除朝阳区、丰台区、通州区的积水内涝蓝色预警,但潮湿闷热的 “后遗症” 依旧明显。

这样的天气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,对身体健康也有潜在影响。高温高湿环境下,人体散热困难,易引发中暑、热伤风等疾病。对此,专家提醒市民,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如需外出,务必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如携带遮阳伞、太阳帽,及时补充水分,可适当饮用淡盐水、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。同时,家中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,合理使用空调、风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湿度。
气象部门也呼吁市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出行记得携带雨具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以平稳度过这段闷热潮湿的天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