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下旬,贵州榕江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。这场洪水不仅考验了城市的防洪能力,更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团结。都柳江、平永河、寨蒿河三江汇流,洪水如猛兽般肆虐,整个县城陷入危机之中。
灾难降临:三江汇流酿成巨患
榕江县位于珠江、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,县城建立在都柳江、寨蒿河、平永河三江交汇之处,形成天然“洪水走廊”。此次洪水,正是三江同时汇流,叠加上游持续强降雨,导致洪峰流量达到惊人的11360立方米/秒,创下榕江历史最高纪录。据当地水文资料记载,上一次类似规模的洪水发生在1945年左右,但此次水量更大,堪称超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。
6月24日凌晨,洪水如脱缰野马般涌入县城。都柳江沿岸的植被七零八落地倒伏在路边,“村超”足球场的围栏、看台及钢架结构的检票口均被冲毁,厚厚的淤泥像一张巨大的金黄毯子,铺满了街道、广场和房屋内外。县城部分区域7分钟内被完全淹没,水位一度淹没至街道红绿灯杆的中段位置。许多沿街商铺被淹没,负一层的超市、停车场变成一片汪洋。
紧急响应:党员干部冲锋在前
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榕江县迅速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。全县8000多名党员干部争分夺秒,紧急组织撤离转移群众。他们挨家挨户敲门,劝离群众不漏一人。在黑夜中,他们的声音沙哑却坚定:“奶奶,快点收拾贵重物品,往高处撤离,洪水马上漫上来了。”从凌晨两点到早晨八点,六个小时的生死时速,党员干部用沾满泥水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。
水利部门更是24小时坚守岗位,实时监测水文数据,为防汛指挥部提供准确信息。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文仁权连续奋战9天,虽然疲倦,但看着群众安全转移,他说:“值得!”外勤观测人员一队又一队奔赴观察一线,实时水位和流量信息在雨中接连汇聚到达。
生命至上:逆水而行的救援奇迹
在洪水肆虐的夜晚,救援人员逆水而行,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。6月24日早上8点,洪水漫过滨江大道,场坝社区告急。消防、公安等部门迅速出动,利用搜救艇进行人员搜救。在古州镇,159名干部连夜转移群众865人;在忠诚镇,干部群众连夜装填沙袋筑起抗洪防线。
一位被困在二楼的老人回忆道:“洪水来得太急,根本来不及反应。是救援人员用皮划艇把我救出来的,他们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。”在“村超”足球场附近,一家餐馆的老板远远看见自家餐馆门口漂浮着冰箱,却无法前往查看。是救援人员及时赶到,帮他抢救出了部分物资。
灾后重建:清淤消杀与家园重塑
洪峰退去后,榕江县迅速转入灾后重建阶段。全县累计投入包括志愿者、民兵等社会力量超过29000人,开展清淤、排涝、消杀等工作。在“村超”足球场,挖掘机连续作业,清理厚厚的淤泥;在常驰广场,商家们自发组织清扫,虽然损失惨重,但他们坚信:“只要人还在,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。”
供水部门紧急抢修受损管道。三江乡怎冷村101户414名村民已断水几天,工程师吴显豪带着抢修队风雨兼程,在距离损毁点4公里的地方被塌方拦住,车辆不通无法通行。“管材扛进去!肩膀就是运输队!”他大喊一声,沉重的管材压在抢修队肩上,踏着泥泞向损毁点走去。经过努力,6月30日中午,该村恢复供水。
供电部门也从总部及市、县分公司调派人员,全力加速抢修复电。截至6月25日晚间,部分路段的路灯及社区设施已恢复供电;6月26日清晨,城区建筑低层逐步恢复供水。
社会援助:八方支援共克时艰
灾难面前,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。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紧急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,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,调拨1.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。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,支持灾区灾后应急恢复。
邮储银行黔东南州分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成立应急领导小组,开通财政救灾资金拨付绿色通道,确保应急资金快速直达一线。同时,该分行还针对受损严重的企业和农户,量身定制专项金融帮扶方案,包括还款计划调整、贷款展期、无还本续贷等纾困措施。
此外,歌手周深、刘雨昕等明星也纷纷捐赠救援物资;陈光标向贵州榕江捐赠2000万物资;河南大哥奔赴榕江灾区,为受灾群众和志愿者制作河南烩面……这些暖心举动,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。
反思与前行:筑牢防洪安全屏障
这场百年一遇的洪水,给榕江县带来了巨大损失,但也让我们深刻反思。榕江县地处喀斯特地貌区,山川纵横,河流众多,一旦上游来水在狭窄的峡谷中迅速集中,就非常容易形成洪峰叠加。因此,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防洪能力,是未来防灾减灾的关键。
目前,榕江县已计划对防洪堤进行加固升级,提高防洪标准;同时,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,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。此外,还将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教育,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